2009-05-29

“跳桥秀”频发考验司法智慧和政府处置能力?

5月21日上午7时许,32岁男子陈富超欲追讨被拖欠款项,爬上广州市海珠桥,上演了一出“跳桥秀”。

  接报后,保安员、警察、消防员陆续到场,对海珠桥实施管制,并安放气垫床,展开劝说。随后,对海珠桥实施了双向的交通封闭。由于正值上班上学时段,引发了4个多小时的交通堵塞,市民因此颇多怨言。

  这时,一位年约六旬的老伯悄悄爬到了跳桥者身旁。

  “握握手,交个朋友吧。”老伯主动伸出右手,跳桥者犹豫了一下,也伸出右手。老伯一抓住跳桥者的手便用力一拉,将他拽下桥梁。

  陈富超先掉到气垫床上,又滑落地上。经确诊,陈手肘骨折、腰椎骨折。

  据相关部门透露,将跳桥者推下的老伯姓赖,年过六十。赖老伯表示,自己最近从媒体上频频获知跳桥作秀的新闻,对这种为一己私心损害大众利益的行为十分不满。

  “推人老伯”如何处罚考验司法智慧

  对赖老伯强行推下“跳桥秀”者的举动,中大政务学院博导陈天祥并不赞成。“老伯粗暴地将人推下桥,很危险,也是不尊重人的生命的表现,而人的生命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得到尊重的!”

  政协委员郭清宏认为,推人者比跳桥者更应受处罚。因为警察没有委派赖老伯这样做,他没有权利去推人,如果多几个这样的阿伯冲上前去,那秩序只能更加混乱。

  究竟法律将如何追究赖老伯,他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法律惩处?广东安华理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延宇认为,赖伯的行为介乎“过失伤害
罪”与“故意伤害(间接故意)罪”之间。他分析赖伯推人时,如果目的只是将陈富超推下,而不考虑对方会不会受伤,那
虽然他没有直接伤害对方的动机,但由于放纵了伤害结果的发生,那已经构成“故意伤害(间接伤害)罪”;另一方面,赖伯与陈富超一
来无冤无仇,二来以为下方放置了气垫,三来出于愤慨而非伤害对方(结合以前确实存在见义勇为的经历),那也有可能被判为因“过于自
信”而造成的“过失致人重伤罪”。

  广州市司法机关目前尚未正式回应该事件,相关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个案比较特殊,社会关注度也较高,他们会依法认真处理好这一案件。

  “跳桥秀”频发政府处置能力待提高

  记者注意到,仅今年以来广州市内跳楼、跳桥事件见诸报端的就有10多宗。

  据广州市公安局通报,今年以来,广州警方共处理发生在海珠桥的“跳桥”事件15宗,并对其中8人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
理,对其他人员处以警告等处理。作为跳桥、跳楼事件中现场主要的营救处置力量,广州市消防部门有过一个不完全的统计。仅仅4月份一个月内,广州市发生各类
跳桥、跳楼事件68起。

  越秀消防中队队长彭长宝告诉记者,他们中队一个月平均出警七八十次,其中跳桥就占到了15到20次,几乎占到了四分之一的比例,特别是近期,越秀消防中队已经连续几天都耗在海珠桥那里了。

  为什么这么多想“伸冤”的人跑到海珠桥?对于以后如何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广州市民和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诸多建议。

  陈天祥教授说,既然海珠桥“跳桥秀”事件频频发生,那么政府应该能根据此前的案例制定一个“跳桥应急预案”,政府应该很清楚此类事件该如何处理,怎样尽量缩短处理时间,解除封路。既然能加派协管员来守桥,只是因为交接班而没守住,说明政府完全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说明政府的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郭清宏委员也建议政府加强预警,不应只在有跳桥事件发生后才站出来。他指出,政府首先应该责令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为何跳桥者如此“偏爱”海珠桥?除了该桥在结构上比较适合攀爬外,是否也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据记者了解,该桥的治安分属越秀区和海珠区的三个派出所管理(越秀区由人民路派出所分管桥北,桥南则是海珠区滨江路、海幢两家派出所共管,前者
管桥东侧半边,后者负责西半侧),每一次来处理“跳桥秀”的部门都不同。对此,广州市人大代表雷建威认为,应该学习广州火车站的做法,由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来全方位统筹,这样会使得责任明确、管理的效率更高。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一方面要对跳桥者进行明确的惩治,用相关的法规对这种妨碍公共秩序的行为加以管制,建议加重跳桥者的惩罚,以震慑跳桥者。

  畅通诉求渠道减少此类事件

  从根本上看,专家们认为,官民畅通的申诉和沟通渠道有助于减少“跳桥秀”的发生。

  暨南大学社科部教授赖松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社会需要有一个畅通的渠道给这些人去申诉,要有冤可以讲、有说话的地方、有处理机制。“问题总是会有的,但只要有一个畅通的解决渠道,我相信此类事件会越来越少。”

  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也认为,这个事件充分表现出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对于此类现象,必须保证公民维权的途径顺畅。不要让公民自我人质化,不要以死相逼。“为什么海珠桥会成为维权的场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维权的途径不顺畅。就像陈富超自己所说,一个好端端的人为什么要爬上海珠桥呢?”曾德雄说。

  海珠桥跳桥事件是不是反映了人们正常诉求渠道的缺失呢?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黄周海透露,4月1日以来的12个跳桥当事者中,没有一
位通过信访表达自己的诉求。他认为,广州的信访渠道在全国来说也是健全得比较早的,绝对是通畅的,“我有充分的信心说这句话。”

  为什么在信访渠道畅通的情况下还会频频出现“跳桥秀”呢?广州市信访局负责接访的副局长赵丽真表示,主要是跳桥者与一般信访者表达诉求的渠道存在差异。“他们都没有来到我们这里信访,我们所有的记录里面都没有他们的诉求。”

  黄周海建议,应该加强属地管理的服务,让跳桥者的有关诉求就地得到解决。“频频上演的‘跳桥秀’,也引起广州信访部门反思。目前信访部门正在研讨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

  黄周海透露,“分管信访工作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在倒查这12个跳桥的人,有没有我们处理得不好的。也让我们找找在信访工作范围内有没有治标治本的可行办法。”

      但是,我个人以为,跳桥者应当负法律责任,推人者也应当负法律责任。前者承担扰乱公共秩序的责任,否则承担过失伤人的责任。尤其是跳桥者,尽管跳桥是为了讨薪,但不足以阻却其行为违法。

2009-05-15

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

【编者按】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日前发布,得到国际教育界很大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老师翻译了中文文本,并将提供作为开普敦宣言的中文版参考。谢谢庄
老师,特意将此文本交给益学会(Edu2Do.com)同时发布。我们真诚希望,开普敦宣言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大家一起推动开放教育运动蓬勃发展。

原文:The Cape Town Open Education Declaration
译者:庄秀丽(Zhuang Xiuli)

Cape Town Open Education Declaration:
Unlocking the promis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We
are on the cusp of a global revolu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ors worldwide are developing a vast pool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on the Internet, open and free for all to use. These educators are
creating a world where each and every person on earth can access and
contribute to the sum of all human knowledge. They are also planting
the seeds of a new pedagogy where educators and learners create, shape
and evolve knowledge together, deepening their skills and understanding
as they go.

This emerging open education movement combines the
established tradition of sharing good ideas with fellow educators and
the collaborative, interactive culture of the Internet. It is built on
the belief that everyone should have the freedom to use, customize,
improve and redistribu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without constraint.
Educators, learners and others who share this belief are gathering
together as part of a worldwide effort to make education both more
accessible and more effective.

The expanding global collection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s created fertile ground for this
effort. These resources include openly licensed course materials,
lesson plans, textbooks, games, soft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that
sup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y contribute to making education more
accessible, especially where money for learning materials is scarce.
They also nourish the kind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of learning,
creating, sharing and cooperation that rapidly changing knowledge
societies need.

However, open education is not limited to just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t also draws upon open technologies that
facilitate collaborative, flexible learning and the open sharing of
teaching practices that empower educators to benefit from the best
ideas of their colleagues. It may also grow to include new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 accreditation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nderstanding
and embracing innovations like these is critical to the long term
vision of this movement.

There are many barriers to realizing
this vision. Most educators remain unaware of the growing pool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Many government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either unaware or unconvinced of the benefits of open education.
Differences among licensing schemes for open resources create confusion
and incompatibility. And, of course, the majority of the world does not
yet have access to the computers and networks that are integral to most
current open education efforts.

These barriers can be overcome,
but only by working together. We invite learners, educators, trainers,
authors, schools, colleges, universities, publishers, unions,
professional societies, policymakers, governments, foundations and
others who share our vision to commit to the pursuit and promotion of
open education and, in particular, to these three strategies to
increase the reach and impact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1.
Educators and learners: First, we encourage educators and learner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merging open education movement.
Participating includes: creating, using, adapting and improving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embracing educational practices built around
collaboration, discovery and the creation of knowledge; and inviting
peers and colleagues to get involved. Creating and using open resourc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tegral to education and should be supported and
rewarded accordingly.

2.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cond, we
call on educators, authors, publishers and institutions to release
their resources openly. Thes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be
freely shared through open
licences which facilitate use,
revision, translation, improvement and sharing by anyone. Resources
should be published in formats that facilitate both use and editing,
and that accommodate a diversity of technical platforms. Whenever
possible, they should also be available in formats that are accessible
to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people who do not yet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3. Open education policy: Third, governments,
school boa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open education a
high priority. Ideally, taxpayer-fund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b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ccreditation and adoption processes should
give preference to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Educational resource
repositories should actively include and highlight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within their collections.

These strategies represent
more than just the right thing to do. They constitute a wise investment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y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redirect funds from expensive textbooks towards better
learning. They will help teachers excel in their work and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visibility and global impact. They will accelerate
innovation in teaching. They will give more control over learning to
the learners themselves. These are strategies that make sense for
everyone.

Thousands of educators, learners, authors,
administrators and policymakers are already involved in open education
initiatives. We now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row this movement to
include millions of educators and institutions from all corners of the
earth, richer and poorer. We have the chance to reach out to
policymakers, working together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ahead.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ngage entrepreneurs and publishers who are
developing innovative open business models. We have a chance to nurture
a new generation of learners who engage with open educational
materials, are empowered by their learning and share their new
knowledge and insights with others. Most importantly, we have an
opportunity to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lives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freely available, high-quality,
locally relevant educational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We, the
undersigned, invite all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to join us in
signing the Cape Town Open Education Declaration, and, in doing so, to
commit to pursuing the three strategies listed above. We also encourage
those who sign to pursue additional strategies in ope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pen sharing of teaching practices and other approaches
that promote the broader cause of open education. With each person or
institution who makes this commitment -- and with each effort to
further articulate our vision -- we move closer to a world of open,
flexible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for all.

Document Actions
Send this
Print this
There are currently 1937 signatories to the Declaration, including:

Karen Banks, 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 (APC) (United Kingdom)
Alexander Belyakov, (Ukraine)
Richard Brincefield, Global Literacy Foundation (United States)
Carolynn Bruton, Springfield Junior School (South Africa)
Paul N. Couran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Blanca Flores, UAEM (Mexico)
Leny Gallego Donda, Public School - Paraná (Brazil)
Bronislaw Geremek, European Parliament (Poland)
Dave Griffing, Baugo Community School (United States)
Ann Hagemann, Fairfax County Public Schools (United States)
Dr. Rajanish Kamat, Shivaji University (India)
Indira Koneru, (India)
Sandra Martins, ISEL (Portugal)
Francesco Muscio, Public school (Italy)
Wolf Neddermeyer, GepecGlobal Engineering, Promotion, &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for pd Health Care (GEPEC) (Germany)
Jennifer Orlando, (United States)
Ermanno Pietrosemoli, EsLaRed (Latin American Networking School) (Venezuela)
Alvaro Ramirez Ospina, Universitetet i Bergen (Norway)
Malte Reißig, (Germany)
Susana Mónica Rossio, C.P.E.M. Nº 3 (Argentina)
Mark Shuttleworth, Canonical (United Kingdom)
Desmond M Tutu, Archbishop Emeritus, University of the Western Cape (South Africa)
Jimmy Wales, Wikimedia Foundation/Wikia (United States)
David Wiley,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USA)
Stanley Yip, (Australia)


们正处在教与学全球性变革之巅。全世界教育者在因特网上开发出大量向任何人开放可以免费使用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者正在创造一个世界: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能
获取人类所有知识,每一个人都能对人类知识总和作出贡献。他们正在播种一种新教育法:教育者和学习者一起创造、形成和演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化他们
的技能和理解。

开放教育运动的出现,与教育者同伴间分享好想法的已有传统及因特网合作交互的文化相融合。开放教育运动建在这一观念基础
上,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不受限制地享有使用、定制、改进、重新配发教育资源的自由。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持有这一相同观念的其他同仁,正聚集成为这种世界性
努力的组成部分,即努力使获得教育更加容易,也更加有效。

全球开放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张,已为这种努力创造了肥沃土壤。这些资源包括开放许
可的课程资料、课程计划、教材、游戏、软件和支持教与学的其它资料。它们有助于教育更加容易获取,尤其是在学习资料经费稀缺的地方。它们培养了关于学习、
创造、分享、合作的一种参与式文化,这些在快速改变着知识社会的需要。

然而,开放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开放教育资源。它同时利用开放技术来
促进合作、灵活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开放分享,从而允许教育者从同仁的最好想法中获益。开放教育也许还能生长出包括进行评估、认证和合作学习在内的新方法。对
开放教育运动长期愿景来说,理解这些并进行类似革新实践是关键。

实现这种愿景存在很多阻碍。绝大多数教育者依然没有意识到开放教育资源在
持续增涨。很多政府和教育机构不是不知道就是不相信开放教育的益处。开放资源的不同许可框架的差异,产生出不相容和混乱问题。当然,全球大部分地区还没能
使用上计算机和网络,这是当前多数开放教育努力所面临的现实。

这些阻碍可以克服,但只有通过一起共同努力。我们邀请学习者、教育者、培训
者、作者、学校、学院、大学、出版者、联盟组织、专业协会、政策制定者、政府、基金会和其他与我们持有相同愿景的人士,一起致力于追求和促进开放教育,特
别是致力于以下三个战略,以提升开放教育资源的影响和达到程度。

1.教育者和学习者:首先,我们鼓励教育者和学习者积极参加开放教育运
动。参加方式包括:开放教育资源的创造、使用、改编改进;基于合作、发现和知识创造积极进行教育实践;邀请同伴同事参与进来。开放教育资源的创造和使用,
应当考虑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应得到相应的支持和回报。

2.开放教育资源:其次,我们呼吁教育者、作者、出版者和相关机构采用开放方式
来发布他们的资源。这些开放教育资源许可任何人进行应用、再版、翻译、改进和分享。资源发布应当采用能同时促进使用与修订的形式进行,并能适应多种技术平
台。任何可能时候,还应当为生理残缺者和还不能访问因特网的人们,提供他们能够获取的相应资源格式。

3.开放教育政策:第三,政府、学校理事会、学院和大学应当使开放教育具有更高优先权。从理想上说,纳税人支助的教育资源,就应当是开放的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资源的认证和采纳过程应予优先。在他们所收集的教育资源库中,应当包括并凸显其开放教育资源。


些战略所表示的,不仅在于做正确事情。它们构成21世纪教与学的明智投入。它们将资金投入从昂贵教科书转向支持更好的学习。它们将使教师在工作中更为卓
越,也为这些工作的可见性及其全球影响提供新机遇。它们将加速教学革新。它们给予学习者自身更多学习的控制。这些战略对每个人都有意义。


多教育者、学习者、作者、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经加入到开放教育运动。我们正拥有推动这场运动的机遇,使来自全球各角落数百万教育者和机构加入其中,无论
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我们有接触政策制定者的机会,和他们一起努力预先抓住这样的机遇。我们有机会与企业家出版商一起,他们在发展革新的开放商业模式。我
们有机会培养新一代学习者,他们使用开放教育资源,在学习中获得力量,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新知和灼见。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帮助人们在当地自由获取高质量的
学习与教育,我们就有机会,显著地改善全世界亿万人的生活。

以下签署者,我们谨邀所有个人和机构,签署支持《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以此
来致力于上述三个战略的追求。我们也鼓励宣言签署者,致力于那些在开放教育技术、开放分享教学实践以及其它方法上有助于拓宽开放教育事业的战略追求。在承
诺宣言的每个人或机构的努力下——在推进愿景表达的每一步努力下——我们在接近一个教育世界:面向每一个人,开放、灵活、有效。

2007年9月15日南非开普敦

签署者代表:

* Grace Bagum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ganda
* Richard Baraniuk, Connexions / Rice University
* Karien Bezuidenhout, Shuttleworth Foundation
* Ahrash Bissell, Creative Commons / CCLearn
* Rhett Bowlin, Open Society Institute
* Delia Browne, Ministerial Council on Employment,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Australia)
* Darius Cuplinskas, Open Society Institute
* James Dalziel, LAMS Foundation
* Heather Ford, iCommons
* Eve Gray, Centr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UCT
* Melissa Hagemann, Open Society Institute
* Mark Horner, Free High School Science Textbooks
* Jason Hudson, Shuttleworth Foundation
* Helen King, Shuttleworth Foundation
* John Lesperance, VUSSC
* Peter Levy, Curriki
* Jaroslaw Lipszyc, Fundacja Nowoczesna Polska
* Lisa Petrides, ISKME/OER Commons
* Andrew Rens, Shuttleworth Foundation
* David Rosenfeld, Student PIRGs
* Jan Philipp Schmidt, University of the Western Cape (UWC)
* Mark Surman, Shuttleworth Foundation
* Aleesha Taylor, Open Society Institute
* Jimmy Wales, Wikimedia Foundation
* Paul West,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 Werner Westermann, Educalibre
* David Wiley, Utah State University, COSL

2009-05-14

法学教育何处去? ———困境与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08:40  法制日报

  世说新语

  对于中国当下的法科教育来说,可以套用狄更斯的话,“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因为,一方面,法学依旧是文科类专业中紧贴工商财会之后的热门专业,不仅各大院校都设置了自身的法学院系,而且能够相对容易地保证优秀的生源;另一方面,表层面的热闹无法掩盖深层的冷落,不仅就业率排名持续落后,而且法学院的质量也逐渐为人诟病。

  与此相关的是,办学模式、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深层问题亦开始浮现。对此,可谓意见纷纭。著名普通法学者何美欢教授在《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一文中写道:

  本文建议法学学生攻读法学前,必须已拥有一个学士学位,这明显受到美国法学教育制度的影响,但本建议与美国的法学教育及中国的法律硕士不一样,它更接近美国的医学教育。现时美国法学院的入学条件是申请人必须拥有学士学位,其学科不拘。这种要求将法学学生的教育水平、年龄整体提高了,本身就有利于法学学习。但是,这种模式对法学教育没有直接帮助。美国医学院则不同,它们指定入学前必修的课程,其目的不仅是得到一个更成熟更有学养的学生,而是让学生学习为更多的求医所需要的知识及技能。

  精英法学院应该是产生思想的重地,应该以培育产生思想的人才为宗旨,让这些人才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制定法律的人,必须认识国情,这应该是自证的。但是,如何认识国情却会引起争议。笔者认为,他不能仅依赖对中国国情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性认识,而必须对国情进行科学的研究。这就是跨学科研究。仅为了这个目的,我们的法科学生就应该有基本的人文、社会学素养。

  对此问题,在接受《南风窗》访谈时,北大国际法学院院长杰佛瑞·雷蒙从跨国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角度说道:

  我不认为中国传统的法学教育存在问题。在世界走向全球化之前,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法律体系和教育模式,法国有法国的法律体系、教育体系,中国有中国的,它们各不相同,但各自都能在本国的国境之内发挥很好的作用。只是自全球化趋势开始以来,跨国的法律合作开始加深,这时候跨国公司才产生了对跨国法律人才的需求。

  跨国法律人士必须要认识到两点问题。第一,世界上有很多的法律体系,不仅是一种;第二,跨国律师需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看待法律问题,要培养自己的习惯,即自己的言论,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美国的法律教育,实际上是进行集中性的思维训练,这种训练与学习法条法规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学院会强迫学生们去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叫做苏格拉底式教育法。在中国传统法律教育的课堂上,一般是教授在上面讲课,向学生们描述法律条文,帮助学生理解,课后学生问问题,老师解释,然后学生就回家了。但在美国,只有小部分时候如此。更多的时候,教授都会直接在课堂上提问,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继续问更多的问题,目的是保证学生能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

  实务界人士却有不同看法,郭剑寒律师在其博客中从法律思维的角度谈到:

  简单来说,法律思维就是法律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法律思维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法律人会否认,王泽鉴先生的《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受到追捧便是一个旁证。那么,中国法学教育在法律思维的培养方面表现如何呢?我的答案是:差强人意,但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说差强人意,是因为不管看书也好,听课也罢,甚或在实习中摸索,或多或少,经年累月的重复总能在人身上留下一些痕迹。而这其中,恐怕还是众多法律人自己奋发摸索的多,真正因教育训练得来的少;说远远不能令人满意,估计律师圈、实务界的感受比较深刻,而我自己在审阅学术稿件的过程中,也深感相当多的文章在法律思维方面或多或少,总差那么点儿。

  与美国法学院的强度相比,中国法学院,纵使是顶尖法学院(如我所经历过的北大法学院),其强度也远远不足———美国法学院图书馆,半夜12点也能看到不少人在看书,考试期间图书馆甚至通宵开放。法学教育固然有问题,个人的努力和勤奋也是必须的。当然,前提是法学教育有了正确的导向,勤奋才能用到正道上。

  (国旺辑)



2009-04-23

乐活族:有机健康新生活

“乐活族”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乐观、包容的,透过消费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实践,不仅做好事支持环保,心情也好,个人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年龄是18+X岁,至于这个X可以是一个月、一年、三十年,但他们的心态永远是18岁。

乐活族:有机健康新生活

(乐活族:有机健康新生活) 

    乐活是一种生活态度

    乐活(LOHAS),是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缩写。他们追求这样的理念:坚持自然温和的轻慢运动;电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以节约能源;尽量选择 有机食品和健康食品食用;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关怀他人;亲近自然,节约用水,将马桶和水龙头的流量关小,一水多用等等。

    据统计,目前在美国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乐活族”,欧洲约是三分之一。而国内“乐活一族”也在迅速壮大,这种简单、直接的绿色生活方式吸引了无数人目光。乐活正成为最时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旅游不忘带垃圾袋

    “爨(音cuan,去声)底下”,名字够酷吧,李菲和她男友的目的地就是京郊门头沟的爨底下村。虽然离北京很近,但这里和市区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山峦起伏,山脚下是山涧清泉,山鸡、野兔、松鼠随山可见。李菲这个城里长大的姑娘,和老乡进城没什么差别。

    来到目的地,发现这里的房屋很特别,纯石头搭建,仿佛回到了明清,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这里的食物也很“有机”,山菇炖鸡肉,农家贴饼子……最特别的是农家主人自己做的豆腐,用当地山泉水做的,李菲吃完还另点一份,带回家吃。

    “快活族”去旅游,都忘不了带几个垃圾袋。“爨底下几百年还能保持这么完整,被破坏就可惜了,自己的垃圾随手装进袋子里,别破坏了环境。”李菲男友说。

    北京私家车的比例逐日攀升,大约这个周末,通往京郊几条主要线路又该堵车了。提早 出发,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就做好准备,付出不睡懒觉的代价吧。不论想选择哪种形式,到郊外都需要先准备好交通工具,给车加满油,检查好车况;然后是行车中的 饮食补给,带齐户外必备的工具;要提醒的是,尽管是夏天,郊区气温还是不可高估,那边气温相对要低一些,一件厚外套是必需的。

    “乐活族”拒绝一次性

    方便面是玲玲的最好伙伴。由于经常加班,吃饭没固定时间,于是玲玲的柜子里少不了几包方便面。“以前老买碗装的,因为不用刷碗了,”玲玲不好意思地说,“我开始做个有机乐活族了,能少制造一点污染就少一点污染。”

    她现在自带饭盒和筷子,以前去楼下餐馆买饭,总是用一次性饭盒盛饭带回来,现在她都是让餐馆盛到饭盒里。玲玲现在还坚持拿着篮子去买菜,她说,这也是“有机乐活族”所主张的,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

    从事外贸工作的纪小姐也过起了有机乐活族的生活。看看她每天吃的东西,很少有高盐、高油、高糖的食品。“绝对有机,绝对乐活!”纪小姐信誓旦旦。

    她说,从此自己将坚持选购有机、天然、无污染的生态食品。其实一杯牛奶和一杯豆浆的营养价值相仿,但草原过度放牧,带来的将是更严重的沙尘暴。所以现在她的早餐已基本被豆浆代替。

  “乐活族”钓鱼要放生

    只要你热衷于这项运动,垂钓是不愁场地的。从市内到郊外,大概有几十个场地尽情等 你选。多数爱好这项运动的人并不在意自己是否钓了很多鱼,当然如果收获颇丰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有机快活族”喜欢钓完又把鱼放生,他们更喜欢看着水面 映着周围树木的影子,有风吹来的时候,树影舞动,像是在心里作画一样。(周必成)

 

  乐活,你做到了几条?

  1、我会注意吃什么、如何吃,不吃高盐、高油、高糖的食品。

    2、我会经常运动、适度休息、均衡饮食,不把健康的责任丢给医生。

    3、我会注重自我成长、终身学习、灵性修养,并关怀别人。

    4、我会尽量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减少废气污染。

    5、我不抽烟、拒吸二手烟,支持无烟环境的政策。

    6、我会减少制造垃圾,也实行垃圾分类与回收。

    7、我会试着使用对环境友善的化学产品,例如使用环保清洁剂。

    8、我支持有机(无毒)农产品,并尽量优先选用。

    9、我会向家人、朋友推荐对环境友善的产品,例如环保汽车。

    10、我会随身携带环保筷,贡献己力,少砍一棵树。



2009-04-20

你仍然需要blog吗?

写博客实际上是一种习惯。有人有这种习惯,有人没有这种习惯。这种习惯是需要培养的。你可以把你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记录下来。一是作为个人的一个纪录,你的经历和感悟;二是作为一个个人的练习,至少可以练习你的思维。这可能说得大了。我记得很多人刚开始都想去写博客,时间一长,有人就懒得写了。我曾经也说到,网络上把这种博客成为“死亡博客”。我也曾看过一些人的blog,写的不错,可惜时间不长。有人以为这种写作的方式等同于把自己的隐私暴露给别人看。即便是暴露给别人看又能如何?你也可以看别人的博客,为什么不能分享呢?坚持写作难道没有好处吗?也有人说写博客之后很多人就知道你我的情况,说不能还要骗我等等之类的。真是奇怪的观点!如同很多人把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迷恋归结为网络一样,你应该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网络不就是个工具。用好了是好东西,用不好就成了坏东西了!

2009-04-02

无领导小组讨论

二十年来我们失去了什么

二十年过去了,就这么过去了。

    这二十年里中国社会有了太多的变化,所有经历了这二十年 的人无论怀有什么样的心情都可以很清晰的描述我们的生活有了怎样的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自不待言,社会财富的增长更是有目共睹。这二十年如果还算作 改革开放的话,那么改革开放最初的目标(翻两番)已经达到,所有人都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如果稍微冷静一点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现在的人和二 十年前的人相比,那一个生活的更幸福,回答可就不那么简单了,有很多人会说并不幸福,还有很多人会说自己已经忘了什么叫幸福了。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极大增 长,一方面是幸福感的普遍缺失,这究竟是为什么。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一般认为是因为我们太穷了所以我们不幸福,现在呢?穷人不幸福是意料之中的, 不穷的人同样缺少幸福感,即使有钱一样会被地产商、被学校、被医院、被行行色色的贪官污吏敲诈干净。看来幸福不幸福并不是我们开始认为的那样,并不是由于 我们得到了什么而感到幸福,换一个思路,和二十年前相比我们失去了什么,究竟因为失去了什么不该失去的才让我们这样缺少幸福感。不是那一个人,不是那一群 人,是我们所有的人,是所有这些组成了“中国人”的人,我们失去了什么?

     正义:我们首先失去的是正义,正义作为一个概念很笼统,有很多词汇可以和这个概念相互指代:公义、公理、天理等等,回想一下这二十年,没有那个可以称之为 思想家的人振臂高呼“我们需要天理”,没有那个青年学生可以因为正义而走上街头,没有那个媒体或者出版物敢于声称我们为公理而 作。古人骂人时会说某某事“天理不容”,现在那些贪官污吏不法奸商的心中可曾有一丝一毫的天理,每个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总是考虑是 不是有利益是不是符合潜规则,不会有人去想“有理走遍天下”。十年前有一场躲避崇高的文化争论,作为个人躲避了崇高至多是一个不 做英雄的人,但是作为一个民族躲避了崇高就只能堕落了。这二十年间文史哲的学者都失语了,只剩下几个“经济学家”摇唇鼓舌,一个 只有形而下没有形而上的民族自然会一步步的丧失掉民族正义感。一个民族没有了正义感那是什么人间悲剧都可以制造的。

     正义是任何一个文化固有的内核,一种文化吃什么穿什么都是表象,什么是正义才是根本,在西方文化中正义感首先体现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永恒的正义化身,任何 人不可能挑衅上帝的权威也就不可能公然冒犯正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义的概念相对薄弱但是也一直深刻的体现为“敬 天”、“畏天”,这在儒道释几家中都有表述。从五四运动到文革我们一点点的将传统文化彻底涤荡,传统文化中敬天畏天 的情绪荡然无存。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讲本身具有一种正义感,于是我们民族开始相信这种正义感可以替代传统文化中有关思想,但是很遗憾,二十年前终于让所有 人都看到这是一个完全丧失了正义感的主义,于是此后的二十年正义这个概念成了一个累赘,无论哪一方都觉得谈论正义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枪杆 子里出政权”,正义只是一个需要的时候才含在嘴里的口香糖。中国有句俗话:人算不如天算,我们以为不谈论正义也没有什么,不敬天也没有什么, 可是天不理会我们的算计,天自有天算。看一看我们周围的生活就知道没有了正义感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热情:一个没有热情的社会是一个缺少温暖缺少关爱缺少互助的社会,是一个很不可爱的社会,而我们现在的社会和二十年前相比已经完全失去了热情。热情体现为 一个人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这个社会有一种基本的良好期望,关心这个社会,关心其他社会成员的疾苦,力所能及时一定应该参与公益事业,但是今天的社会我们很 少能够看到这样的人和这样的行为。在一个热情被一次次嘲弄的社会里,人的内心只能生长欲望,欲望只是指向个人,而热情是指向社会的,今天的社会完全是一个 只有欲望没有热情的社会,只有欲望没有热情的人不可能够成一个社会,因为一个社会必须是有机体,不是简单的人数相加,而是人与人相互依赖相互支协作相互帮 助的群体,能将个人连接为有机体的力量只能是热情。

    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缺乏必要 的热情元素,宗法社会的社会热情是有限度的,是指向特定的宗族群体和特定的政治结构的而不是指向社会的。近代以来异族的压迫曾经激发了这个民族相当的热 情,从甲午海战的民族热情到五四运动的社会热情到六十年代的政治热情,好不容易激发出来的热情最终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成为了政治争斗的代言词,这种结局实 在是可悲可叹。现在最需要的是社会热情,只有社会热情才能够帮助我们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社会结构开始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但是很遗憾别有用心的人又一次试图 将民族热情强加给这个社会,民族热情已经是一种很有害的虚火,对于构建我们这个社会有害无益,这一点很少被人注意。我们始终缺乏真正的社会热情,我们始终 缺乏对这个社会的关注和责任。

    责任:以上两点相比较而言属于形而上领域,日常生活中未 必都能感受得到,但是要说这二十年我们失去了曾经珍视的责任,可能都会有同感,我们这个社会太缺少责任了。每一个人总是不断的提醒自己:我想得到什么,我 想拥有什么,我还没有什么,可是很少有人会认真问一句,我该承担什么责任。责任是一种道德素养,是一种人格力量,是构成一个社会的基础,我们不可想象没有 任何责任感的人会相互信任,会结成一个群体,会构成一个社会。

    责任是一个人的基本天 性,应该首先具有责任感,然后才是对谁承担责任,可是很遗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因为宗法社会的现实而缺乏一种责任的普遍性,而成为一种有具体所指 的相对意识,光宗耀祖的责任是相对宗族而言的,不是相对社会而言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孙中山先生在屡遭失败之后出于本能也罢出于无奈也罢得出了一个违背自 己意愿的结论:在一个没有普遍责任的国度里只有靠相对责任才能够完成革命大业,于是相仿苏联那样强化国民党的“党性”,党性是一 种相对责任,不是一种普遍责任,这种责任只能随着政党的兴衰而兴衰了,此后几十年这一点基本没有变化,以相对责任来充当普遍责任构建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 下,这样的做法还是具有有效性的。但是,二十年前,这个政党已经不再对社会承担责任了,人们也不会对他承担责任了,现在没有人在意什么党性了,那些人不是 因为责任而拥戴他而是因为利益而维系他。相对责任不再起作用的时候,责任感的普遍丧失就成为一种必然,没有责任的社会是不能构建一个至少合理的社会的,更 奢谈什么和谐了。

    爱:我们其实还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爱心。也许很多人不认 可这句话,旅游的人多了不是说明爱山水吗,酒店多了不是说明爱吃喝吗,婚礼花费多了不是说明爱老婆吗。不是,声色犬马不是爱,只是贪。钱多了可以去看加勒 比海却不会弯腰捡起小区里的一点垃圾这不是有爱心,整天幻想着给老婆买一套别墅却不会在公交车上给一个孕妇让座这不是有爱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 却对因为拆迁而流离失所的人置若罔闻这不是有爱心。静下心来稍微想想就会发现,和二十年前相比,我们太缺少爱心了,而这正是由于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没有正 义,越来越没有热情,越来越没有责任,我们的爱已经萎缩的只剩下老婆孩子了,太乏味了,太单调了,太苍白了。

   我们失去了正义,我们失去了热情,我们失去了责任,我们失去了爱,这一切都是这二十年来一点一点感受到的,这些都没有了,我们还能够幸福吗,我们还能够叫做一个社会吗,我们还能够期望什么呢,什么都没有。

再问教育部,中国为何不需要大学生?

作者:柳下絮   出自:会友慧己 浏览/评论:77/2   日期:2009年4月1日 09:16
题记:专业没方向,毕业没去向;中国需要几亿农民工,不需要大学生;上学没有钱,毕业更困难的怪圈究竟是谁制造的?   
央 视八频道正在热播《毕业生》,农大刚毕业一位女生不是跟日本人当翻译差点被侮辱,就是去物业公司做保洁工;科大毕业的伍麦不是在超市就是在跑腿公司骑着电 瓶车送货;艺术院校毕业的去幼儿园当辅导员;体院毕业的不是当保安就是洗车修车;还有一毕业就傍上富婆的......
电 视剧也许有些夸张,可是现实也不容乐观。随着暑期毕业的临近,“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今年大学生就业 之难,显然超过以往任何一年。长期积压的问题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终于爆发出来。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这个话题谈了很多。今天我们想问一下教育部:为什么中 国需要几亿农民工,却不需要大学生?上大学没有钱,毕业以后更困难的怪圈是谁制造的?   
一 直以来,送子女上大学几乎是贫困家庭的唯一希望所在。很多贫困家庭为此含辛茹苦,甚至有报道过姐姐卖淫、哥哥卖血供弟弟上大学的悲伤实例。然而,越来越多 的农村孩子最终完成学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只能勉强在温饱线上挣扎,无法帮助自己的家庭。如果连送孩子上了大学这条出路也变得黯淡无光,贫 困岂不只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了吗?  
是我们的大学生过剩了吗?但是我国万人中大学生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 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我国每10万人中有在校大学生461人,而世界每10万人中在校大学生1434人,发达国家平均为4110人,中国只是发达国家的 10%),看到有文章称目前仍低于印度,而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如我国。中国大学生并不是过剩,而是不够。中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 世界中、低收入国家24%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说美国的35%了,为什么竟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就业难呢?
   是大学生就业观念不行吗? 天然居菜馆、豪门足寓排骨面片馆、贾三包子馆、美容美发店、极速网吧…… 就业岗位——
导购员、沙锅师、饺子师、点餐员、传菜工、配菜工……
郁 金香餐饮服务公司的桌子前挤满报名的女大学生。中年主管扯着嗓子喊:“女生要求1米60以上,当服务员,一个月350元。要会跳舞、唱歌,每 表演一次加50元。一家家具中心的店铺在招儿童套房的导购员,有六七个女生抢着填表。招聘会上,一个学生劝同学去保安公司,“咱就把自己当一 文盲,只要收入能养活自己就成,别想那么多了。”这是来自一线招聘现场的报道。现在毕业生已经没有退路,端盘子扫地样样都行。他们要的是工 作,是生存,哪还敢挑肥拣瘦啊?  
是什么原因让人感觉中国不需要大学生呢?那要问问教育部了。为什么你培养出来 的大学生就业还不如农民工?几亿农民工进城打工挣钱供孩子上学,可是孩子大学毕业后还不如他们农民工?为什么啊?他们不明白你们也不明白吗?你们从小学到 中学到大学你们只会培养他们的考试能力,学习了多少无关痛痒的课程?在英语上耗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你们的金融专业学生会理财吗?你们的物理专业学生会画 原理图吗?好多毕业生写论文错字连篇,即兴演讲不能张口就讲,你们再教教就不会说中国话了?学生何以就业,学生以何就业?用你们给他的那张用全家积蓄换来 的文凭吗?  
教育部,你们真厉害,你们让中国都不再需要大学生了!的确他们除了会考试,他们再教别人考试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即使会做别的也不是你们教的。专业没方向,毕业没去向;中国需要几亿农民工,不需要大学生;上学没有钱,毕业更困难的怪圈就是你们制造的。

2009-03-19

我们需要一个新技术来支持我们的教育方式

在自己的google  reader中订阅了吴向东先生的blog,其中他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时代呼唤真正的技术教育 ”。值得我们思考!

他认为:"美国是技术创新大国,核心技术基本被它控制,该国也是技术化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人的生活浸泡在技术中。但最有忧虑感的也是美国人,美国的工程院士、科学家和教育家提交了一份报告,《从技术角度讲:为什么美国人需要对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中国,在发达地区甚至边远农村,现代技术的应用也正在长驱直入,可问题是,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急需提高技术素养,但政府部门却顶多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就如现在的农民工失业回乡,急匆匆地组织一些技能培训,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但这些技能培训决不能说与提高技术素养划等号──只不过是培养了一点低层次 的实用技能而已。众所周知,技术素养培养的根本在学校,但教育部门出于社会的考试需求的压力只能无动于衷。这种情况在技术高速发展和渗透生活的现时代却还 在持续,真是欲哭无泪!

看看美国人的报告目录吧,再去这个网站了解一下,就会知道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了。对了,这份报告是2002年1月发布的,过去7年了,对于我们来说,其观点和数据绝没有过时。"

我想他的说法是对的。我们在进行所谓的远程教育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远程教育技术对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应用方面。我们总以为:技术对我们是深不可测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应该知道:具体的技术我们不懂,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充分、合理和积极的应用。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是我们理应做到的,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我们的义务(也许言重了!)。我和我的同事吴馆曾经探讨过类似的问题,他认为:应用稳定的技术是可以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他也认为,合理利用现有的技术是可以提高我们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的。反观美国人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我们汗颜!

具体详情可以看看这里:http://210.14.113.13:9001/n594041/n594196/n594346/index.html



2009-03-18

漂亮的藏书票

     实际上我对藏书票并不是很清楚。只是一次看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的介绍才知道还有这种东西。随后在网络上查找一番,大体上才明白什么是藏书票,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现代人很少看到,或者是很少用了!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它们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
     藏书票是供藏书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个人收藏的一种标记。通常藏书票在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x-Libris,意为“我的藏书”。最早的一张藏书票是1470年由德国人Johannes Knabensberg制作的,署名勒戈尔(Lgler),由一款画有刺猬衔着野花脚踩落叶的木刻画构成。
  不过类似这种图画构成的藏书票,在早期是极为罕见的。一直到17世纪末期,藏书票多以表示贵族身份的纹章作为图案。由于当时只有贵族或修道院才收藏得起书籍,纹章藏书票往往象征权势和地位,并不流行。如17世纪中叶,英王查理二世的藏书票,以两头狮子捧一面盾牌的王室纹章为图款,是典型的纹章藏书票。
     至于国人何时开始使用藏书票,至今未有明确的说法。不过较早的有留美学生关祖章的书票,画面是一位古代书生在书房搜寻图书,满地都是线装书,还有宝剑等饰物,颇有古风,上署“关祖章藏书”五个字,大约是1914年前后制作的。另有戏剧家宋春舫使 用的藏书票,标示有“褐木庐”书斋名,也带传统文人的情味,估计是本世纪初制作的。二、三十年代使用藏书票的作家艺术家不少,如叶灵凤、郁达夫、李桦、唐 英伟等等,都制作过许多风格独特的藏书票。不过,在中国,藏书票一直都只是文人自娱的玩意儿,较少流传。直到近年,才陆续有一些刊物零星介绍过藏书票知 识,并出版过一、二种有关藏书票的集子。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书票,可以概括为四大类。
  一类是画家一幅一幅绘制而成的,这类书票并不多见。另一类是由版画家 制作的,此类最多。版种则可分为凸、凹、平、漏四种。凸版的版材有麻胶、石膏、塑料等,但以木版最大量、最普遍。凹版最理想的版材是铜版,但也有锌版、铅 版等。平版的版材是石版。漏版,又称孔版、丝网版。而在这四大类型中,制作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目前,国际书票联盟已发布了20余种通用编号,用以区别和规 范书票制作的版种和技法。
  但由于版画制作之技法日趋多样,许多版种和技法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代号。如拓彩版、吹塑版等等。上述两类,都是书票原作,比较珍贵。只是手绘者,生产不易,难免行之不远;而以版画拓印者,数量大增,甚至被视为正宗,书票也因之而有过“版画藏书票”之专称。
  这种藏书票以套色水印木刻为主,可称作微型版画,因为它的画幅很小,一般长宽均不超过10厘米,通常情况下画幅为正方形或黄金矩形。版画藏 书票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图象与文字相辉映的艺术形式。在画面中,文字(一般是“某某藏书”、“某某之书”以及必不可少的“Ex-Libris”)占 有一定的比例,采用嵌入式将文字设计在画面中,所以这些文字在画面中还起着构图和色彩的作用。因此与其他种类的藏书票不同的是,版画藏书票上的“Ex- Libris”通常全部为大写字母,并且一般将“-”号省略或用“·”号代替。
  如果我们将第一类称为“手绘藏书票”,将第二类称为“版画藏书票”,那么第三类便是可以大量印 制的复制品,似可称之为“通用藏书票”或“复制藏书票”。这类书票在我国尚属罕见,但在国外,都已上市销售了。这类书票因为不是专用,所以不标明票主,但 在票面上应留有一定的空白,作为书主签名的地方。有的还像邮票一样,打上齿孔,背面有胶,只要买来随手撕下一张,贴在书的扉页中,签个名或者盖个章就完事 了。
  第四类藏书票,则是“电脑藏书票”了。它可以大量生产,方兴未艾。这后两类书票均与现代科技联姻,为藏书票的广泛普及走入千家万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009-02-04

养老金改革,出路在哪儿?

今天晚上看央视新闻频道的主持人和两位所谓的专家在谈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问题。我觉得,怎么越改这养老金越少了?主张不少,可是实行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中,清华大学的养老金研究室的主任(女)的主张倒是可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可以操作性。她主张把养老金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吃饭的部分,国家责任,国家 负担;另一部分是个人的投入。这种做法是对的。问题是这种对的做法可能是某些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就是学者仅仅是学者,与公务人员的看法差别很大。中国历来都是官员说了算的,我觉得这种事情最终还是政府说了算,而不是学者说了算。

2009-01-15

消费爱国论为何把人雷倒一片

作者:孟波 (资深评论员)
  一位政治家说,每当一个国家遭遇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就会热起来。中国正遭遇经济危机,呼唤爱国自然流行起来。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现在买房,就是爱国”的呼吁在前,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积极消费就是爱国”的号召在后,前呼后应,令人瞩目。
  危急时刻呼唤爱国主义,当然十分的“政治正确”,但是,两位教授的呼吁,非但没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反而是话音未落嘘声一片,甚至被收进了“雷人语录”,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当前,呼吁扩大消费正其时也,中央政府拿出真金白银补助消费,比如家电下乡补贴13%,购买自住房贷款优惠,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即将免征等等。明明是政府
已经开始行动,难道学者“言说”一下还不行吗?当然可以,但是如何言说并非那么简单。“买房爱国主义”、“消费爱国主义”这类霸道的标准语法,它无视事物
的内在逻辑,一律将日常社会行为意识形态化,岂能不把人雷倒一片。
  “买房爱国主义”及“消费爱国主义”,它暗示的是一种单边的“肯尼
迪逻辑”:“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种强调公民责任的逻辑并没有错,但前提是必须有对等的、强调国家责任的
逻辑:“不要问我们为国家做了什么,而是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回到刺激消费这个命题上来,就是既要呼唤公众消费刺激经济的责任,也要强调国家增进公
众福利的责任。用通俗的表达就是,既要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要讲“国家兴旺,匹夫有利”。
  经历2008年阵阵“雷语”的洗
礼,至少中国网民已经十分排斥那些冠冕堂皇的标准语法:“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讽刺、“纵做鬼,也幸福”被嘲笑,“俯卧撑”被演绎。这一回“买房爱国主义
”、“消费爱国主义”自然也难逃脱被解构的命运:“爱国主义何时变成了‘高消费’”、“你爱国,你先买一百套房子”。
  “房上的爱国主
义”,其实并没有任何新意,
胡一刀先生曾讽刺过“床上的爱国主义”,刘洪波先生曾嘲笑过“器物爱国主义”。我不相信,赵晓、韩保江两位学者有此“惊人之语”乃为某种势力代言。我也理
解其初衷并非宣扬一种单边责任和霸道逻辑,而是作为专业的经济学家,他们眼里的经济危机着实比普通公众来得更为严重,他们着实更看重房产消费对经济内需的
拉动。因此,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下意识的语法错误而已,仅仅显示了语法贫困而已,显然不应作诛心之论。
  从极左年代走过来的中国人,都
曾遭遇这样的表达困境和语法贫困。阅读、写作、报告、交谈,都无法摆脱标准语法的束缚。1980年代,电影剧本《苦恋》中的一句对白“你爱国家,国家爱你
吗?”,还曾引发一场批判。有意思的是,即使是人们反抗标准语法时,也只能援引标准语法。正如这次很多朋友对赵、韩的批评,运用的正是同一套语法。正所
谓,控制了语法,就控制了思想。
  在表达上,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两位学者没有走出路径依赖,中国人也没有走出路径依赖。始自2008年的网络语法革命,于无声处听惊雷,它才刚刚开始,正在寻找一种新的语法。在这条新路上,“每一个字都可疑”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精神。
——凯迪网络:http://www.cat898.com/Infolook.asp?bclass=1&id=76037

2009-01-13

2009-01-12

应试教育是最大的祸根!

今天在监考学生的考试,科目是:中级财务会计。考试时间到了,学生要交卷了,我听到两个学生在说:这是什么题目,该用的东西不考,不用的东西考一大堆!哈哈哈,难得听到学生自己这样说。我估计即便是开学生座谈会也不会有这种意见!该死的应试教育,什么时候才可以改哦!怪不得那么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呢,没有用的东西学了一大堆,能不失业嘛!

2009-01-03

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哈佛就是卫德诺图书馆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也,有大师而谓也”。 于是,“大学者,乃追随大师而学也”,几乎成为国人的普遍共识。其实,梅贻琦先生所言大抵只说对了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大师都是人,是人就会死,大师 死了,又如何去追随?况且教师常有,而大师则不常有。同时,大师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己成长起来的。王季思先生曾言:做学问不是靠拼 命,而是靠长命。斋主亦曾言:只要自己不“走光”,同辈都“走光”了,多半有机会成为大师。这种道理应该不是很深奥。

  林语堂先生曾言:“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图书馆的大小”。1919年,林语堂离开清华学校教员岗位,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面对着哈佛学院图书馆(Widener Library),林语堂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对过去在学校读书总感到不甚满意,但也弄不清所以然,一直等我进了哈佛大学,我才体会到在大学时代,我所损失的是什么”。“这个世界,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哈佛也就是卫德诺图书馆。”

  斋主认为林语堂先生所言极是, 因为他道出了大学的根本。倘若将梅贻琦先生所言与林语堂先生所言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大师+图书馆=大学”,那么,我们对于大学的认知就会更加全面。因为 大师总是会如水而逝的,但是,图书馆则沉淀、积累和传承着大学的文化学术和大师的思想与精神,手执一卷,阅读大师的著述,就是在聆听大师的教诲,追随大师 而学。由此可见,一个大学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大师的多少,但是一定取决于其图书馆的大小。

  斋主常言: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没有大型的图书馆就不是大学。同时,一流的大型图书馆也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而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个 大学可以在短期内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大学图书馆建筑,但是,绝不可能在数十年内就建立起真正一流的图书馆,因为文献资源的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 情。可以说,一个大学的文献资源的积累有多深厚,其学术与文化的积累就有多深厚,图书馆是大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自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以来,我国不少大学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口号倒是挺响亮,也挺能糊弄政府和民众,但是,很少有人去论证一下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连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都没有弄清楚,又谈何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

  虽然要说清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并非易事,但是,无论哪种标准,图书馆一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因此,仅从图书馆这一项指标上,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

  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见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网 站):在113个研究大学的图书馆中,藏书量在1000万册以上的有6所,在500-1000万册之间的有所21所,在300-500万册之间的有53 所,在200-300册之间的有38所,其中哈佛大学更是接近1600万册。必须指出的是,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大多没有复本,只有极少数图书有1-2个 复本,因此,其藏书的册数(volume)或者件数(item)与种数(title)的距离并不大。

  我国目前没有比较可靠的高校图书馆统计资料,从教育部高校图工委2005年对314所高校图书馆的不完全统计来看:在317 所高校图书馆中,藏书量在400-500万册的有2所,其中北京大学图书馆以480多万册位居首位,藏书量在300-400万册之间的有7所,藏书量在 200-300万册之间的有14所,其他的都在200万册以下。三年过去了,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应该不至于有太大变化。唯一变化比较 大的可能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斋主最近获得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藏书量大约为780万册(件)。从其绝对数量来看,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即使与美国研 究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相比,大概也可以进入前20位的行列。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政策与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政策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的大部分藏书都有复本,而且通常是3-5个复本,因此其藏书的当量(种数)并不大,一般来说将藏书的册数(件数)除以3,大抵基本相当于 实际藏书的种数。这种计算也许不科学不准确,但是对于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图书馆来说,不会相去太远。而未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册数恐怕要除 以5,才是实际种数(其中的原因不用说,大家都清楚)。如是说来,即使是藏书量遥遥领先于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以780万册计算,其藏书的 种数大概也就只有200万种左右。与美国研究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相比,应该排在80位之后,其他的大学图书馆就更不用说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美国的这113所研究大学并非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其中许多大学在美国也不过是二流甚至三流大学。如果拿全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 来比较,我国大学图书馆藏书量的差距还会更加大。此外,更加重要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大多是国际化的,而我国的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基本上是本土化 的,即绝大部分是中文文献,外文文献的数量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这也是我国大学无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中(80多个图书馆),仅专门收藏东亚文献的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藏书量就超过了100万册,其中中文藏书大约66万册,日文藏书 大约30万册,韩文藏书大约13万册,越南藏书大约1.5万册,藏文4300册,满文3500册,蒙文500册。这些藏书的复本量极少!其藏书质量之高, 数量之多,无不令我国学者羡慕和向往。斋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国的大学图书馆中,没有几个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种数和藏书质量能够超过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 燕京图书馆!我国绝大数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尚且不及哈佛大学的一个东亚图书馆的藏书,又谈何世界一流?

  至于数字资源,其中的差距就更大,在此不必赘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在未来50年内,中国可能也不会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因为中国的大学大多不知道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中心作用,当然也就不知道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所谓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是在瞎掰或者忽悠而已。

 

附录:美国研究大学图书馆藏书统计表
资料来源:(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http://www.arl.org/index.shtml )

排名 学校名称 藏书册数
1 HARVARD 15,965,675
2 YALE 12,283,594
3 CALIFORNIA, BERKELEY 10,725,334
4 TORONTO 10,719,219
5 ILLINOIS, URBANA 10,712,706
6 COLUMBIA 10,004,848
7 TEXAS 9,323,252
8 MICHIGAN 8,414,070
9 CALIFORNIA, LOS ANGELES 8,272,112
10 CORNELL 7,999,177
11 CHICAGO 7,926,905
12 WISCONSIN 7,916,419
13 INDIANA 7,553,823
14 WASHINGTON 7,304,234
15 MINNESOTA 6,867,777
16 PRINCETON 6,778,675
17 ALBERTA 6,720,775
18 OHIO STATE 6,244,095
19 NORTH CAROLINA 6,154,365
20 PENNSYLVANIA 5,994,465
21 BRITISH COLUMBIA 5,929,597
22 DUKE 5,872,136
23 ARIZONA 5,632,559
24 VIRGINIA 5,465,077
25 PENNSYLVANIA STATE 5,220,080
26 PITTSBURGH 5,116,305
27 OKLAHOMA 5,047,646
28 NEW YORK 4,946,277
29 MICHIGAN STATE 4,915,621
30 NORTHWESTERN 4,768,588
31 IOWA 4,765,690
32 GEORGIA 4,559,220
33 RUTGERS 4,462,249
34 ARIZONA STATE 4,342,425
35 FLORIDA 4,229,717
36 KANSAS 4,210,639
37 WASHINGTON U.-ST. LOUIS 4,162,980
38 MCGILL 4,143,904
39 SOUTHERN CALIFORNIA 4,039,228
40 BRIGHAM YOUNG 3,908,127
41 NORTH CAROLINA STATE 3,857,365
42 COLORADO 3,843,458
43 TEXAS A&M 3,739,081
44 JOHNS HOPKINS 3,726,532
45 BROWN 3,720,244
46 ROCHESTER 3,672,976
47 SUNY-BUFFALO 3,655,089
48 CONNECTICUT 3,637,190
49 MARYLAND 3,623,376
50 CALIFORNIA, DAVIS 3,599,983
51 SOUTH CAROLINA 3,579,504
52 LOUISIANA STATE 3,548,726
53 KENTUCKY 3,537,710
54 MASSACHUSETTS 3,529,419
55 HAWAII 3,486,937
56 WAYNE STATE 3,458,773
57 MISSOURI 3,454,585
58 FLORIDA STATE 3,442,420
59 CINCINNATI 3,418,599
60 WESTERN ONTARIO 3,362,078
61 CALIFORNIA, SAN DIEGO 3,360,442
62 NOTRE DAME 3,322,395
63 UTAH 3,320,167
64 VANDERBILT 3,311,665
65 EMORY 3,298,971
66 TENNESSEE 3,251,893
67 MIAMI 3,227,943
68 NEBRASKA 3,171,134
69 SYRACUSE 3,160,240
70 MONTREAL 3,150,386
71 TEMPLE 3,137,142
72 TULANE 3,106,645
73 SOUTHERN ILLINOIS 3,073,665
74 AUBURN 3,016,986
75 GEORGETOWN 2,955,278
76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2,914,539
77 OHIO 2,913,522
78 OREGON 2,905,608
79 MIT 2,847,680
80 ALABAMA 2,835,808
81 LAVAL 2,834,119
82 KENT STATE 2,809,479
83 OKLAHOMA STATE 2,789,236
84 CALIFORNIA, IRVINE 2,778,921
85 DELAWARE 2,741,215
86 YORK 2,733,807
87 DARTMOUTH 2,732,831
88 NEW MEXICO 2,707,830
89 TEXAS TECH 2,578,185
90 HOUSTON 2,558,069
91 RICE 2,518,659
92 CASE WESTERN RESERVE 2,518,324
93 QUEENS 2,517,328
94 PURDUE 2,504,803
95 IOWA STATE 2,500,880
96 GEORGIA TECH 2,487,554
97 CALIFORNIA, RIVERSIDE 2,483,202
98 HOWARD 2,467,638
99 BOSTON 2,463,324
100 BOSTON COLLEGE 2,446,744
101 SASKATCHEWAN 2,367,250
102 ILLINOIS, CHICAGO 2,363,705
103 VIRGINIA TECH 2,299,426
104 WASHINGTON STATE 2,294,761
105 SUNY-STONY BROOK 2,240,758
106 MANITOBA 2,235,944
107 WATERLOO 2,224,282
108 GEORGE WASHINGTON 2,219,849
109 SUNY-ALBANY 2,156,476
110 LOUISVILLE 2,143,282
111 COLORADO STATE 2,066,079
112 MCMASTER 2,019,006

113 GUELPH 1,578,968

——http://chenghuanwen.z.infzm.com/2009/01/01/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哈佛就是卫德诺图书馆/

2009-01-02

2008年走好,不送。

2008年走好,不送!